塔城地区:让流动党员“有家 有学 有为”

日期:2024-07-09
来源:塔城地委组织部
【字体:

    党员行千里,组织一线牵。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要把流动党员牢牢凝聚在党旗下,对于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塔城地区积极探索双向共管机制,着力破解流动党员管理所面临的“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教育难跟进、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五大难题,使流动党员流而不散,“有家”“有学”“有为”,成为“流动的先锋队”。

让流动党员“有家”

    增强组织归属感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关键。塔城地区通过建机制、建台账、建组织,保证管理“不断线”,让他们在哪都能找到“家”。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近日,在沙湾市书香街道沙城路社区党员活动室里,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入党誓词在党旗前久久回荡。在沙城路社区华中党支部书记张婷的带领下,辖区内务工创业的8名流动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再忆入党初心。

    异地有了“家”,流动党员过组织生活的频率逐渐多了起来。塔城地区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和健全流动党员党组织,以“跟踪式”管理方式,构建“流出+流入”管理模式,明确县以上党组织对流动党员工作宏观指导、督促检查,乡镇街道等基层党组织负责执行落实、牵头抓总,村队社区等一线党支部、党小组负责及时接纳、跟踪帮教、具体实施,通过实行信息双向联通、支部双向联建、教育双向联合、服务双向联动、责任双向联结等,有效消除流动党员管理盲区。

    探索特色的管理模式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破题”之举。塔城地区创新工作方法,通过线下入户、线上填报相结合,全面摸底并动态更新流动党员相关数据。印发《流动党员登记表》实行流动党员登记备案制度,完善地、县(市)、乡镇(街道)各级流动党员信息库,将流动党员信息库建设情况纳入党建工作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落实外出报备制度,实现流动党员数量清、基本情况清、联系方式清、组织生活清“四清”。同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引导外地流入党员在家门口报到登记,鼓励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找组织”。

    谈起地区流动党员管理模式,和布克赛尔县和什托洛盖镇夏尔托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尼曼·苏荣加甫感触颇多,共建共管的联动模式,不仅解决了流动党员流出地“管的着看不见”、流入地“看的见管不着”的矛盾,还有效促进了村里的流动党员在异地同样发挥“光和热”。

    针对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流入地城市,塔城地区坚持共建共管、互惠互利,积极开展流动党员管理跨地区协作,与当地组织部门签订流动党员党支部建设管理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地区各县(市)组织部门积极实践,与流入地共同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按照流入地日常管理、流出地跟踪管理的原则,制作“流动党员联系卡”进行组织共建、党员共管,实现活动共抓、资源共享。

让流动党员“有学”

    让流动党员学习上“不缺课”、理论上“不漏学”,是加强流动党员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塔城地区积极探索数字化、多样化、小切口的教育模式,以“活”的形式、“新”的内容落实学习培训工作,让流动党员始终保持党员党性不退化。

    “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我依旧能够感受到家的温度。”远在乌鲁木齐务工的裕民县吉也克镇库木托别村农牧民党员窦宏源表示,这种“面对面、屏对屏”的交流方式,不仅让流动党员能够实时了解家乡的发展动态,还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裕民县是运用“集中学+个性学”“线上学+线下学”等学习方式,引导流动党员强化理论学习的一个缩影。

    为了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脱节、思想不掉队,塔城地区建立“一对一”结对帮带制度,以“政治意识强、组织能力强、奉献精神强、作风纪律强”的党员为标准,选择威望较高的流动党员作为联络员,利用流入地人才资源优势,推行“支部微党课”大家讲,坚持“线上+线下”“集中+随时”相结合,通过书记带头讲、委员专题讲等,带领党员开展日常学习。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党支部书记每天推送学习内容,组织党员交流学习体会,打造“指尖课堂”推动支部学习。

    为保证每名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塔城地区坚持开展线上“随时”学,用好地县党建微信公众号、零距离等载体,及时推送党建知识、先进人物事迹等学习资料,抓实线上学习。实行线下“沉浸式”学习,定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书记上党课”等形式的“集中课堂”,通过现场变成课堂、素材变成教材、讲解变成互动的学习教育方式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党员教育实效。

    地委组织部组织一科科长周洪伟说,每年地区都会划拨专项活动经费,确保党员教育活动不断档。今年以来,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先后组织地区政法、人社、党校等部门开展流动党员送学、联学活动,定期寄学习材料、送“红色礼包”,及时为流动党员“补钙壮骨、充电蓄能”。

让流动党员“有为”

    进一步发挥流动党员优势与作用,引导其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新贡献,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重要目标。塔城地区聚焦群众期盼、积极搭建平台、强化服务保障,保证服务“不掉线”,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

    额敏县上户镇库尔布拉克三村流动党员刘开军从事农业种植工作多年,了解到村里的惠民政策后,主动联系村党支部,决定返乡成立额敏县瑞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他采用无膜、有机肥种植模式,种植1万亩“新春36号”黑小麦,带动了150余户村民人均年增收7500余元。

    2020年,刘开军又投资400万元建成了年产1000吨黑小麦面粉生产线,解决20余名村民就业问题,如今带动了村里更多人就业。他说:“我依靠党的政策先富起来了,作为党员,回馈家乡,带领村民富起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像刘开军这样的流动党员,在塔城地区并不少见。近些年来,为推动流动党员为家乡经济建设献智出力,地区坚持为流动党员搭建施展特长、服务社会的平台,将流动党员自身特长与流入地需求相结合,在充分掌握流动党员专长、兴趣爱好等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技术服务工作室等,通过区域合作共建,引导流动党员关注群众期盼,并鼓励他们发挥所长、回馈桑梓,将自身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重要资源,当好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沟通桥梁,带领乡亲们就业增收。

    “我们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石榴籽服务站等载体积极做好流动党员服务保障,为流动党员提供信息咨询、关爱帮扶等服务,用心用情关爱流动党员。”地区党员教育中心主任桂志军说,地区还健全流动党员关怀和困难帮扶机制,实行重要节日、重大变故上门看望慰问制度,及时解决实际困难,让流动党员无后顾之忧。

    接下来,塔城地区将持续探索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机制,确保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始终“在线”,激活流动党员管理“一池春水”,与流动党员一起共同绘制治理新图景。

塔城地区:让流动党员“有家 有学 有为”-克拉玛依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