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基层党建
  4. 农村党建
  5. 详情

塔城地区坚持党建引领 为基层治理“聚势赋能”

日期:2024-05-08
来源:塔城地委组织部
【字体:

    塔城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决策部署,统筹谋划、靶向发力,不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从整体上谋划构建全域推进体系

    一是“一把手”带头推进。地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地委书记牵头挂帅,多次召开地委委员会议和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谋划,审定任务分解方案、议事协调机制,实现全地域、全领域、全要素推进。发挥“三级示范引领”作用,推动236名县乡党委书记、地县直属党(工)委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重难点问题,聚力攻坚破解难题。二是“一盘棋”统筹联动。坚持重点突破,设置6个专项组,分别由6家部门领衔负责,59家单位协同配合,及时召开联席会暨联络员会议,统筹推进难题共解、痛点共治、成果共享。对照基层治理18个专项整治任务,细化41条整治措施,实现问题清单管理、月调度成效、逐项评估和对账销号。三是“一贯到底”高效落实。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制定年度重点任务、党建引领基层宗教治理任务分解及党建引领牧区基层治理任务分解方案等,健全完善基层治理“1+5+2”制度体系。紧盯“关键少数”,完善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考核评价机制,以从严的标准组织开展年度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

在关键处发力 破解治理瓶颈难题

    一是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优化乡镇(街道)所属事业单位设置,实行以乡镇(街道)管理为主、县(市)直部门业务指导的管理体制。整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力量和资源,核定事业编制259名,组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全面完成乡镇(街道)体制改革,通过“编随事走”“同步下放”等方式,向乡镇(街道)下放机构59个、事业编制550名、人员551人。二是锻造过硬乡村队伍。围绕年龄、学历、专业及来源结构开展乡镇(街道)班子分析评估,评估党政正职146名。目前乡镇(街道)党政正职中35岁以下30人,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55人,较上年度稳步提升。制定《加强新时代村干部队伍管理激励若干规定》《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调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76人,本乡本土党组织书记稳定在93.5%,调整撤换村干部258人。开展基层干部培训26期1538人(次),通过导师帮带、技能比武等,培育“全岗通”工作岗401名。三是增强阵地服务功能。指导县(市)采取互观互学、座谈交流等方式,合理布局、整体优化,建立邻里中心、康养中心、青年创客空间、夕阳红餐吧等特色服务场所354个;引进山楂树手风琴艺术团、草原姐妹爱心团等专业社会组织71个,开展邻里百家宴、爱心志愿服务等活动2586场次,累计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 

向最末梢聚能 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8”工作体系,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体制。在农村,健全完善“行政村党组织+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中心)户”组织设置,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1337个、村办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党组织231个,确定党员中心户575个。在社区,规范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设置,建立网格党支部130个、党小组715个。推进社区“一网”统管,合理划分网格845个。在两新组织,开展党组织孵化专项行动,保持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专业市场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33.65%、100%、95%。在国有企业,实施国企空白班组清零行动,累计派驻、转入72名党员,实现34个空白生产班组党组织应建尽建。在机关,实行机关工委动态包联制度,探索建立“规范基础工作、落实重点任务、抓党建促业务成效”三位一体评价机制。在学校,建立“三项清单”“两项制度”,指导426家学校党组织修订完善党组织会议和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党组织领导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有效落实。

塔城地区坚持党建引领 为基层治理“聚势赋能”-克拉玛依党建网